全民公益信息平台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6523|回复: 1

学诚法师语录三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4-9-28 15:57:1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[5.1]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法?“以众生性欲无量”,因为众生的根机、好乐心无量无边,所以就有无量无边的法。
[5.2] 造这个论的目的,就是为了通达无我,也就是为了修行。从一个法相到一个法相,从一个法类到一个法类,来诠释其无我性。
[5.3] 何谓“集起”呢?即“集诸法种子”。我们种种现行的出现,都是有种子的;没有种子,就没有现行。我们能够看到种种相,都是跟我们内在的种子有关系。

[5.4] 大乘唯识宗认为:业集合起来变成种子,即“业种”,这样更好理解一些。
[5.5] 我们造了种种业,业过去了就变成种子;种子以后再感果,种子实际上也是因,起了现行也就是感果。
[5.6] 心是无形无相的,只能从作用上来说明心的意义,所以分为八识。八识各有心所,只有从现象、表现出来的作用上,才能说明它的意义。若不从相上说,就很难说
[5.7] 唯识、百法,是从心上来说明它的规律、说明无我。
无论何宗派,显教密教、性宗相宗、大乘小乘,如果我们没有心,这些宗派就与我们没有关系。修任何一个法门、法类,都与心有关系。只有我们心去缘它,我们心去学它,这些宗派对于我们来讲才是有意义的。
[5.8] 《百法明门论》,佛法,非常扼要,让我们一步步、一层层,逐渐认识自己的心,认识佛法要告诉我们的心态究竟是什么。
不是我们自己妄想“我们的心是怎么样,我们要用功”(就可以的),过几天用不下去,算了。这纯粹是一种妄想!妄想,今天这么想,明天那么想,怎么能够持久?
[5.9] 要对我们的心进行非常深入、细微、系统、全面的剖析,我们才会知道:我们的心有哪些好的方面,有哪些不足的方面,有哪些问题……这才是我们闻法、学习经论的主要目的。
我们听经、闻法,本身就是在修行,就是在用功,是真正意义上面的用功,而不是仅仅听一些道理。听了道理若不与心结合起来,绝对有问题,绝对只是一套理论。
[5.10] 什么叫等无间呢?就是前面的灭了,后面的生起,中间没有间隔。
[5.11] 任何一个法,归纳和演绎,世间法将之运用到物上,佛法将之运用到心上。
[5.12] 我们学习佛法,对世间的一切都不上心、不用心了,世间上面的名言、名相已经坏了,至少坏一半,因为他觉得这些东西可有可无,学佛法不在乎这个东西了。但是,又不懂得佛法的名言体系,不知道佛法是如何安立的,以为否定了外在,内心就能得到肯定。但是,否定外在,并不等于正确的就能建立起来。必须通过佛法来建立,而不是凭自己的热情就能建立起来的。先要学习佛法,没学过绝对建立不起来。
[5.13] 佛说法,是为了让我们的心完全、彻底、究竟解脱。如果心不能解脱,就是有束缚、不自在,被捆住了。佛法让我们觉悟:心的束缚把它去掉,心的局限让它突破,心的痴暗让它光明。
佛法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套方法,让我们突破内心的局限,照亮内心的光明,让我们的内心从死气沉沉到死灰复燃。
[5.14] 佛法是自我透视,能够知道自己内心的状态和境界。如果能掌握佛法,就能给很多人透视。好比医生掌握了仪器,就可以给很多人透视。
但如果不精通,就会出大问题,如(医生)用测心脏的仪器去测胃,就是乱用,折腾一番,没有病都被折腾得有病,至少是破财了。佛法亦如此,乱用法类(就会出问题)。学佛好比心理解剖,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。
[5.15] 矛盾都是一种烦恼。怎么办呢?怎么认识这些问题呢?
矛、盾。左手持矛,右手持盾,左手之矛与右手之盾互相矛盾。如果你认为左手的矛具有发展性、进攻性,右手的盾具有保护性,(都可以作为自力或利他的武器),那就不矛盾了。如果你老认为矛就只能进攻别人,是利他,盾就只能保护自己,是自利,自利和利他就难以统一。老是觉得到底是自利还是利他,本身就是不会用矛、不会用盾的标志。
[5.16] 从无我观照,很多烦恼都没了。自他起烦恼,都可以观察为无我,“一切烦恼、问题很快都会过去,烦恼、问题都是不实在的”,内心就不会被烦恼境界、烦恼现行所转。否则,对方烦恼时,非常容易引发我们自己的种子,让我们自己的烦恼种子也起现行。对方起烦恼就如同起火一样,火烧到你的烦恼,你也起现行,火与火烧到一起,越来越厉害。所以需要学佛法,来观照无我,色法、心法,都用得上。
[5.17] 感觉,局限在事物范畴的;理性,是讲事物背后的原因和道理。佛法,超越事与理的对立,不生不灭,不增不减,不垢不净,不来不去,不一不异。为什么呢?就是超越的。没有生就没有灭;没有烦恼生起来,也就谈不上断不断的问题。
[5.18] 怎么来超越、怎么来转意?这就非常关键。
首先,我们是否真正意义上相信(我们)能成佛?这一点如果我们不能真正的相信,其他都会有问题,其他所有的理论、方法都会有问题。
因为首先对我们终极的目标有怀疑,其他任何的步骤都会有怀疑。科学研究,他一定是相信自己能够研究出来,有信心,就能研究出来。我们内心深处要真正意义上相信轮回、相信解脱、相信修行能够成佛。
其次,要有理论与实践的方法。
第三,还要训练,之后才能有真正意义的实现。
[5.19] 依师的目的,就是来训练自己的心。如果没有依师,没有依照外在善知识对我们训练,我们自己很难把自己训练起来。训练不了,人会有很多问题,我们自己很难学会,很难学好,很难自己掌握一套佛法的理路。
[5.20] 我们对一个道场、三宝、善知识有没有信心,归根究底是对佛法有没有信心;对佛法有没有信心,是对自己所走的路以及自己信仰的终极目标有没有信心,这些都是一种连带关系。
[5.21] 此岸与彼岸,此地与他方,凡夫与成佛,不是时空的距离,是心态的距离。
以佛的心态,秽土就是净土。如果我们是烦恼的心态,认为自己是凡人、没有办法,如此作意,坚持这么作意,那永远就烦恼。
[5.22] 所谓业障,有障碍,让我们学不下去,把前面的路挡住。那怎么办呢?我们必须去忏悔,把前面的石头、障碍排除掉,否则要么走回头路,要么绕道而行。
[5.23] 我们学百法,就是让我们对内心潜在的问题,在种子位的时候就不要让他起现行。现行,让它断灭、转化、转意。
从种子位到现行位,从因至果,我们现在处在什么阶段?
我们要让哪些种子不起现行?
我们要让哪些现行持续?
我们要让哪些现行转意?
这都是我们修行要去培养的地方。

[6.1] 我们说了,学习《百法明门论》的目的,就是要通达无我,人无我、法无我。那么怎么样子来通达呢?这法非常的多,那就需要去归纳,把这宇宙万法归纳成一百个法;归纳成一百个概念。这是世亲菩萨的一种智慧,非常高的一种智慧。那么有了这些概念,有了这些名相,我们才有办法思考;我们才有办法破我执;我们才有办法来观照。那无论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切,那学习也好、工作也好、走路也好,等等,那都是可以用百法来分析的,可以用百法来观照。
[6.2] 那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都是因为,你自己把这不好的东西去连起来,连起来那么人就会有很多的问题,那么好的东西你不能联想,不好的东西你去联想。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种分析和归纳的方法。不好的东西你就把它攻破,好的东西也能够把它攻破,攻破的话你不执著。不执著,就是我有成就不执著;你失败了,那么你也不执著。所以它可以用这个来观照,所以它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用的一种方法。
[6.3] 用这种无我来观照宇宙万法,就知道说这万法的生起了,万法的存在、万法的消亡。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因的,都是有因有缘的,都是无常的。
那么因为我们常常都是在缘着世间上面的这些名言安立,缘着世间上面的名言安立它背后都有一个世间上面的我跟法,世间我法。
[6.4] 《百法明门论》、唯识告诉我们要依于人无我、法无我,就是要把我执去掉、要把法执去掉。
[6.5] 怎样把我执去掉?就是它本来就没有一个我,本来就没有一个生死的我,那既然没有一个生死的我,那么它就不存在说我自己会怎么样——我自己会好呀或者是我自己不会好。它就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。那么这样做的一个目的就是要破我们内在的一种执着,通过无我来破对自己的一种内在的执着。
[6.6] 只有真正从人无我上才能够缘到法无我,也就是说真要人空,法才能空。如果不能观察到我们五蕴身心是空的,我们自己所有的观念也是虚妄的、不真实的,那么这个法空、法无我是没办法通达的,通达不了。首先就是所有的东西、所有的一切境界、一切法,我们用我们自己的这种分别、执着、用我们内在自己的我的这种观念去缘它,那么这个法也都变成一种执着。
[6.7] 我们一切的散乱、一切的问题都不是外在的,都是我们内心上的问题,内心上自己给自己造成的障碍;外在都不是什么问题,问题都是我们内在的。就是要从内在方面来下手、来遣除。这样的话就需要对于我们内心的问题、内心的状态、内心的烦恼、内心的善法,了解得非常清楚,我们才有办法来决定今天、明天、今生、后生要做什么、不做什么。所以我们如果对法相很了解的话,才有办法对人无我、法无我进行深入的观察。
[6.8] 无我,是包括了所有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有。那么既然说是因缘和合而有,那么因缘就是很重要。那么我们想要有什么,那么我们就要有什么样的因缘;我们想不要有什么,我们就要把什么样的因去掉,而且把什么样的缘去掉。它是很简单。这样才能达到。
[6.9] 无我,是包括了所有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有。那么既然说是因缘和合而有,那么因缘就是很重要。那么我们想要有什么,那么我们就要有什么样的因缘;我们想不要有什么,我们就要把什么样的因去掉,而且把什么样的缘去掉。它是很简单。这样才能达到。
[6.10] 我们学经、学论、听经、闻法,不是说语言文字的问题,就是说这个词是怎么定义的问题,也不是说我们这位法师他是怎么表达的、方式方法的问题,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讲课的法师他是怎么想的。他是怎么想的就是说他是怎么思考的;他怎么思考,他怎么表达的。它这个是最关键。
[6.11] 我们人说话,他总是要有思维的。没有思维的话,你话讲不出。他为什么这么思维,它就有道理的。那这样的话慢慢慢慢我们心才能够相应。
[6.12] 我们常常讲皈依也好、依师也好,那么“皈”,我们常常讲是回归、回投,那么回归就是我们的心回到什么地方去,我们心的所依是什么,它这里边有“识依缘事”嘛——我们缘的是什么、我们缘的是什么事?我们心归何处?我们心真正依靠什么?那我们如果说对这些心相的问题不明白的话,这个人就很容易内心里边会有这种动荡,就象刚才说人家批评我们呢,那我们就很不高兴;人家夸奖我们的话,我们就很得意。肯定是这么一回事情。
[6.13] 学佛—佛就是觉悟。觉悟呢,就是不迷惑。不迷惑,就是我们通达法相才不迷惑。
[6.14] 我们念佛也好,我们参禅也好,我们持咒也好,目的都是要破迷,要断执,那我们断执着也好、破迷惑也好,他卡就卡在一个理上面不明,理上面不明造成行上面做,做不了,行门和理门,因为你不知道说做这件事情的意义,那么你这个事情就不会心甘情愿,就不会很踏实地去做,这样的话,他自然而然就会盲修瞎炼。
[6.15] 实际上面,“执着”他当体即空的。所谓当体即空—他是因缘所成的,他任何一个法,他有生、住、灭。你观察灭相的时候,他当体即空;你观察因缘和合的时候,他也是当体即空。当体即空,那我们本身的执着就破掉了。不是说你要拿另外一个东西去破他,那个是不对的;不是说你要再拿一个法来破烦恼,你这个法再去破那个法,那个是不对的。
[6.16] 我们修不起来,那就通过分析的方法,通过闻思的方法。首先要从理论上面承许他是这么一回事,然后从理论再到实践,从理论再到现实,从理论再找到我们的下手处。这样的话,我们才有办法真正意义上面用观照般若。
[6.17] 世间上面的学问也好,佛教的学问也好,深不可测,我们用一生都学不完,多得不得了。深也是非常地深,非常地广,所以我们只有广大的一种希求心,然后认认真真去学,才能够不断进步,才能够一天一天得到提升。
[6.18] 那我们学佛法,学唯识,他只是说要把这个基本的心相告诉我们。为什么我们人会有这些基本的心相,它的道理在哪里,它的原理在什么地方,然后告诉我们如何来把握,如何来通达。所以我们学佛法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的心要住在究竟诸法的实相上,究竟诸法的实相,而不是我们安住在究竟诸法的外相上。住在诸法的外相上,那么我们永远没办法解脱
[6.19] 那修行也是一样,你听完了想不想去做?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。那如果我们一次又一次听,听了一百次我们都没有一次想到去做,那我们就白学了,就白听了,那肯定是白听。那如果我们听完了,知道了,我们就能够去做,我们就能够懂得去行持,那他这个效果就不一样。这个才是真正意义上面说,我们学佛法、修观,才真正意义上来认识我们自己的心。
[6.20] 所以我们学《广论》也好、学《百法明门论》也好,实际在这方面都是一样,都是跟我们的心有关,都是要用心。生死轮回也是因为心的关系,还灭证到涅槃也是因为我们心的关系。那么世亲菩萨能够在这种部派思想非常发达的一个时代,造出这样一个论,简明扼要,让我们很好学,让我们很好懂,并且他讲得非常地形象——只要我们往下学就会知道。

分享转载自己朋友圈就是在宏法,功德无量!!(点右上角分享)

分享转载1次 龙天护法加持,合家幸福!
分享转载10次 诸佛菩萨护佑,身体健康,生意兴隆,财源广进,万事如意!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福清市高山崇恩禅寺群QQ190048374

扫一扫关注崇恩禅寺佛子家园
本信息来自
http://ff.fqyg.net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9-28 16:27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很好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高级模式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当代名人全意识 ( 16002851 )

GMT+8, 2024-4-20 15:57 , Processed in 0.072882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